今早看了新聞,才知今天是尾牙,傳統習俗是說要吃刈包,以求豐收,因此趕緊叫老公去菜市場買一斤五花肉回來做刈包給我吃,算是應應傳統習俗打打牙際吧~




上網查了刈包典故:


   臺灣有個傳統習俗,每逢初二及十六日,生意人就會準備一些雞鴨魚肉鮮花素果來祭拜土地公,以求保佑。這些祭拜過後的菜肴,當然不能浪費,供自家人與員工來享用,也就是俗語所謂的「打打牙祭」,簡稱「作牙」。而一年中的第一個牙「頭牙」,是農曆的二月二日;最後一個牙,是十二月十六日,是為「尾牙」。


   隨著時代進步,「尾牙」核心意義逐漸轉化,不再跟祭拜土地公有關。台灣俗諺:「吃尾牙面憂憂;吃頭牙撚嘴鬚」,意謂的就是尾牙宴事關工作去留。因為聰明有智慧的老闆皆明白一個公司的好壞、是否有「錢」途,實在跟土地公沒啥關係,反倒是跟員工有關。員工個個身懷十八般武藝,個個都對公司死忠,為主子賣命,公司哪裡會不興旺?因此拜土地公還不如來拜員工來得實際。

   古早以前甚至老闆會在尾牙宴上,把雞頭對準要開除的員工。今年全球不景氣,各界的尾牙宴恐怕得省下來了。


         
但是....在家裡,總可以吃個刈包應應景吧!還記得小時候,媽媽不只會準備刈包,也會準備"輪餅告"(潤餅).....。


飲食,總是扮演著幸福的回憶滋味~~~


所謂"虎咬豬"?..............
就是..........刈包!


   刈包也寫成割包,但是虎咬豬這個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?因為其形狀及內餡,像極了一隻老虎張開大嘴咬著一塊肥嫩的豬肉,這個形容真是太傳神了...


   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可樂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